公司簡介

柏榮公司在2005年於實驗室中,成功研發出以非牛樟椴木生產的關鍵技術。所生產出的牛樟芝經過「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研究所」、「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」及其他單位,針對「外觀型態」、「顯微鏡切片」、「DNA」與「指標成分HPLC比對」鑑定後,認定與野生牛樟芝具有99.99%的相似度。至此確認柏榮公司以非牛樟木成功栽培出牛樟芝子實體

2006年柏榮公司正式投入量產,第一年的總產量已達到500公斤,並且以「寶龍」為品牌行銷;2007年產量超過1,500公斤;2008年則達到3,000公斤。至今柏榮公司的寶龍牛樟芝年產量已可達到10公噸,成為目前台灣市場上牛樟芝子實体最大的供應廠商

目前「寶龍牌牛樟芝」菌種寄存於生物資源保存中心,並將其DNA登錄於國際基因資料庫「NCBI」;專利亦申請中。人工栽培的「寶龍牌牛樟芝」,具有穩定的品質及產量、具競爭力的價格,這都是野生牛樟芝所無法具有的優勢。學術上,牛樟芝對於「抗疲勞」、「提升免疫力」、「抗氧化」等等,已有多篇論文討論其功效。因此牛樟芝具有絕佳的潛力可以開發成為機能性保健產品,甚至新藥開發的素材。

近年柏榮公司與「台灣大學化學所」則對於「寶龍牛樟芝」進行所有天然成份的分離與純化。與「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」的合作計畫則是進行「牛樟芝子實体三萜類的提取與分析」,牛樟芝的三萜類化合物多達兩、三百種,經過提取純化後,可以往新藥開發的方向進行研究。

至於在功效性研究部分,則針對三萜類最主要的功效-抗腫瘤,進行研究。柏榮公司以「人工栽培牛樟芝子實体於抗癌之先期評估」通過台灣經濟部的研發補助計畫,以7種亞洲人常見的癌症進行研究;「台灣大學」許輔教授則延續以此肝癌小鼠模式進行研究,以「評估樟芝子實體抑制小鼠肝腫瘤之機能」,獲得台灣國科會研發補助。實驗結果發現,適當劑量的牛樟芝可以延長罹癌小鼠的壽命達57.1%;「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」鄭劍廷教授則專注於多項臨床功效性的探討。

柏榮公司專事牛樟芝子實體原材料生產及研究十餘年,技術領先業界,寶龍牛樟芝則為自創品牌。現代人生活忙碌、工作壓力大、加班應酬多,且生活環境及食品安全的問題防不勝防,寶龍牛樟芝以最理想的價格提供消費者最有效、安全的牛樟芝保健產品,照顧您的健康。

七大優勢

  • 牛樟芝(菇)子實體型態及基源鑑定
    牛樟芝(菇)子實體型態及基源鑑定
    (A)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用植物研究所葯用植物鑑定中心 (B)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生物資源暨農學院
  • 菌種編號:菌種登陸國際NCBI
    菌種編號:菌種登陸國際NCBI
  • 牛樟芝(菇) – 核醣體基因定序分析報告(DNA)
    牛樟芝(菇) – 核醣體基因定序分析報告(DNA)
  • 台灣標準局(CNS)牛樟芝(菇)子實體
    台灣標準局(CNS)牛樟芝(菇)子實體
    八大指標成份、定性、定量檢測
  • 上海市疾控中心
    上海市疾控中心
    30天食品安全毒理檢測報告
  • 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
    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
    90天毒理檢測報告
  • 功效性實驗(共14項)
    功效性實驗(共14項)

牛樟芝 小知識

牛樟芝(菇)是一種寄生在牛樟樹上的真菌類,由於牛樟樹是全世界僅存於台灣的特有種,使得牛樟芝也成為台灣特有的真菌。牛樟芝最具顯著功效的主要成分是三萜類,也是其苦味的來源,其三萜類含量是目前已知所有菇蕈類中最高,因此使得牛樟芝所具有的保健價值與重要性與日俱增,素有「森林中的紅寶石」之美名。台灣目前已經立法,明定牛樟樹為「國家一級」保育類樹種,嚴禁砍伐,而牛樟芝為其附屬品亦在其保護範圍之內。如何利用人工方式生產高品質的牛樟芝成為一項最重要的課題。

目前生產牛樟芝的方法大致上可分為三類:第一種是液態深層發酵,生產菌絲體。第二種則是以固態方式發酵,在太空包或是培養皿中進行量產。由這兩種方式所生產出來的產品,除了型態上與真正子實体(菇體)有很大的差異外,其所含的指標成分「三萜類」也都相對低。而第三種就是以椴木栽培方式進行生產,但由於牛樟芝具有強烈的「寄主專一性」,幾乎不可能在非牛樟樹上生長,因此大多數廠商雖以牛樟椴木作為培養的基材進行生產。但生產規模也因牛樟木的來源不足而大受限制,亦無法解決牛樟芝目前居高不下的價格問題。

報章雜誌爭相報導
牛樟芝功效

諮詢了解更多

諮詢了解更多

聯絡我們

  • 地址:
   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二段54巷8號
  • 服務電話:
    02-2923-0656
  • 傳真服務:
    02-2928-9469

想即時知道優惠資訊?

訂閱電子報